美國出口的農產品價格為什么這么低。我認為,農產品價格低的原因是由于以下幾方面造成,農產品越來越不值錢,講的是大部分農產品不好賣,特別是豐產不豐收,農產品附加值不高,造成這種現(xiàn)象的原因主要是有幾個方面,區(qū)域性市場壟斷,農產品價格無法走高。
1、為什么近兩年農產品價格低、滯銷多?
從大宗農產品以及糧食總產量來看,我們國家的總量的確“供過于求”,基于供需平衡的關系,部分出現(xiàn)滯銷、賣不起價格,很正常。但與此同時,優(yōu)質農產品常常出現(xiàn)“脫銷”,根本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,尤其是有些進口的農產品,如牛肉、海鮮和一些水果,價高,好賣,消費者滿意復高,所以,我們在農產品領域存在迫切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。
2、為什么農產品越來越不值錢?
農產品越來越不值錢,講的是大部分農產品不好賣,特別是豐產不豐收,農產品附加值不高,造成這種現(xiàn)象的原因主要是有幾個方面:一是沒有智慧農業(yè)的支持,我們去過美國和芬蘭等國家參觀,智慧農業(yè)需要各地政府部門加大投入去建設,有了智慧農業(yè)的系統(tǒng)支撐之后,就會有很多好處,比如說知道當地農戶,合作社,生產基地,涉農企業(yè)都生產了哪些農產品,這樣就能避免扎堆生產,同時有利于規(guī)?;洜I,目前這方面是我們比較欠缺的,所以盲目生產,扎堆上市就會對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價格有很大的沖突,
比如說去年的貢柑一斤賣到8塊9塊,今年一下子剩下一半價格,收購價普遍在2塊左右,還有黃金奈李,之前是12塊一斤,賣到后面又是五六塊錢賤貴,就會對農戶刺激很大。二是沒有深加工,農產品如果不搞深加工,那么市場附加值就肯定是不高了,以無花果為例,樂昌的無花果生產了,可以賣新鮮的,也可以加工成無花果干來銷售,這樣就能放更久,而且也賣得起價格,
3、為什么有些地方的農作物價格低?
每個農民都有過這樣體會,有時候農作物價格太低,賣的價格跟成本差不多,還有的比成本還要低一些。這就像一個怪圈,在深深折磨中國的農業(yè),那么是什么樣的原因呢?讓這么多的農民傷心呢?產量。大家都知道國家的農業(yè)部門為了保護廣大農民的最根本利息,還有就是為了帶動農民的積極性,一直都有一個糧食最低收購價的政策,由于這些年中國的主糧產量一直穩(wěn)中有升,這個政策政府部門要那出很大一部分的資金來支持,而且去年政府很多的糧庫都已經爆滿了,出現(xiàn)了供大于求的局面。
所以國家就取消了這樣一項惠民的政策,讓市場來調節(jié)糧食的價格,很快玉米的價格就守不住了,從一塊多下降到幾毛,很多農民只掙了個本錢。就是質量,品相比較好的也就幾毛錢,市場消化不了這么多的糧食,農民也是沒有辦法。去年我們哪里的水稻收購價只有八毛,收購商還不想要,抱怨的聲音持起彼浮,好多年都沒有出現(xiàn)過這樣的情況。
平時一畝地種水稻收益還是不錯的,有些田地多的農民一年的收益在10萬左右,農民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,今年的價錢是一塊一斤,還是不高人也累了,也掙不到錢。水稻可以說是種植的農作物中最累的了,質量。不管是農作物還是做生意,質量才是王道,就拿我們那里的水稻來說,種子都是在鄉(xiāng)里經銷商哪里買的,品種,品質都沒有辦法保障的。
還聽說過有的農民在鄉(xiāng)里買除草的農藥,給農作物打藥結果絕收了,很多時候農民根本沒有辦法保證質量,我們那里買的種子品種都非常的雜。農作物真的就只有產地的限制?品種也是起到很重要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比如說我們非常有名的農產品碭山梨等。梨很多地方都產,味道大相徑庭,那就是質量上來了,廣大的消費者買單了。這個政府可以跟正規(guī)種子公司合作,推出適合本地區(qū)的優(yōu)質的種子來,
政府統(tǒng)一購買,百姓掏錢,這樣估計會解決這個問題。破局怎樣來提升農產品的價值?讓百姓真正得到實惠,1.主糧差異化種植,主糧的種植農業(yè)部門可以根據去年的價格走勢來大致判斷來年的價格區(qū)間,科學的給出大概全縣要產多少能穩(wěn)定價格,農作物深加工。比如家鄉(xiāng)是蘋果的主產區(qū),我們可以把它加工成蘋果醋,如果家鄉(xiāng)沒有這樣的企業(yè),政府可以招商引資,以優(yōu)勢來吸引企業(yè)來。